“手机钱包”是指通过短信、WAP或IVR通信方式,以二维码、RFID、USSD等方法购买商品、查询账户信息、实现移动电子商务支付的个人金融信息服务。“手机钱包”业务的支付账户包括话费账户和银行卡账户,话费支付指通过手机话费进行支付性操作;银行卡支付指将手机号码与银行卡或存折账户进行绑定后,通过银行卡账户进行支付性操作。
资历稍深的DIYer大概还记得前几年购买杀毒软件,可以选择通过手机话费扣款的方式来获取正版序列号,这便是国内早的手机支付方式。如今各大运营商推广的“手机钱包”业务主要分为远程支付和近端交易。其中,远程支付是指通过手机短信或登录WAP网站实现信用卡还款、转账充值、水电缴费、网上购物、预订酒店和机票等功能;近端交易则是用手机进行“刷卡”消费。为了便于区分,大家又将远程支付和近端交易形象地称为“手机银行卡支付”和“手机一卡通”。相比之下,“手机一卡通”才是当下热门的手机应用之一,其用户数量远远多于“手机银行卡支付”用户,因此本文将着重介绍“手机一卡通”。(如无特别说明,以下文字中的“手机钱包”均代指“手机一卡通”)
国内三大3G网络运营商的“手机钱包”业务一览 | |||
运营商 |
“手机钱包”实现方式 |
优点 |
缺点 |
中国移动 |
RFID芯片集成到SIM卡中 |
与手机交互性好、携带方便、 |
需要更换SIM卡 |
中国电信 |
RFID卡与SIM卡各自独立 |
无需更换SIM卡、成本低、 |
无法与手机交互、 |
中国联通 |
将支付芯片集成到手机中 |
无需更换SIM卡、安全性高、 |
需更换手机、 |
“手机一卡通”主要是基于RFID SIM卡技术。RFID即射频标签,属于非接触式身份识别技术,如我们平时使用的公交一卡通卡、门禁卡大多采用了RFID技术。所谓RFID SIM卡,顾名思义就是将RFID芯片集成在SIM卡中,使后者具备RFID功能。如此一来,采用RFID SIM卡的手机也能随时与外部RFID设备实现信息交互,如充值、付款、查询余额等。在此之前,“手机钱包”卡与SIM卡并未集成到一块儿,用户往往需要将前者贴在手机外壳表面,导致手机外观不协调,在采用RFID SIM卡后将不会有这一缺点。
早期的“手机钱包”卡需要贴在手机外壳表面
RFID SIM卡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三大3G运营商各自的“手机钱包”业务所采用的技术互不相同。其中,中国移动采用的是2.4GHz RFID SIM卡,中国电信则为用户的手机提供了一个类似公交卡的RFID独立挂件,而中国联通采用的NFS方案是将支持13.56MHz SIMPASS标准的芯片集成到手机中。如上一页的表格所示,在权衡利弊之后中国移动的“手机钱包”业务无疑更值得大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