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基于前端硬件的计算与存储,借助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向后端转移之后,前端设备所承担的将不再是传统计算机的那些任务,此时留给前端的工作更多是数据采集和交互控制。而从这一技术路径进行思考,我们就会发现,之前的产业路径发展出现了偏差,我们所纠结的不应该是基于PC的那种界面操作交互,而应该是基于后端云平台与大数据的语音交互。
这也就让我们看到,进入可穿戴设备时代,大数据检索方式将会发生深刻的改变,而谷歌显然是意识到了智能穿戴时代的大数据检索将由当前基于界面的文字方式转向以语音、图像、体感为主的搜索方式。比如我们戴着谷歌眼镜对应聘者进行面试,我们不需要看其简历,只需要对着应聘者眨下眼睛,应聘者的照片就会上传到后端的云服务平台,系统会自动在我们耳边为我们做相关的分析。不仅如此,在面试过程中,我们可以对应聘者的任意微表情,以及行为体态进行扑捉,并由后端的云平台为我们分析、判断。
摩尔定律指引着芯片技术的发展,但可穿戴设备的进步需要的不仅仅是芯片革新。
前端的可穿戴设备更多承担的是信息采集的功能,而不是信息处理的功能,这与基于传统计算机前端技术思考的理念完全不同。从这一层面我们就能理解可穿戴设备一直被认为是移动互联网新入口的原因,其产品形态也不局限于手表、手环或者眼镜之类,而是任意能承担着信息采集与传输的形态都可以,但需要以佩戴在人体身上的形式出现。
为什么要与人体进行绑定?这一方面是在万物智能化与互联的时代,我们需要将人体融入其中,因此需要借助于可穿戴设备让人体的生命体态特征数据化,并借此与物联网之间互联、互通、互动,并感知生活。另外一方面则是借助于可穿戴设备与人体的绑定,拓展人体的感官功能,或者说是人体器官功能的延伸,未来我们借助于可穿戴设备实现的不仅仅是感知与控制,还可以协助我们完成诸多我们本身体能无法完成的事情。第三方面则是通过可穿戴设备与人体的绑定,在万物互联时代为我们建立人体的专属身份识别,而这种识别是基于人体唯一性的生物识别技术基础上,当设备离开人体之后将会自动锁定或者销毁,这也为可穿戴设备时代整个商业的变化奠定了基础。
可穿戴设备产业让我们很清晰地看到了其对计算机发展路程上的一次改变,将基于前端的运算向后端进行了转移,这必然会带动新的技术与产业需求。由此所带来的新机会将出现,其中云计算、传感器、芯片、语音交互、图像交互、人工智能、无线充电、无线通信等产业与技术,将会成为可穿戴设备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可以理解为这些产业与技术将是可穿戴设备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尽管可穿戴设备产业在不断延伸、扩展,但大部分的产品都是基于PC与智能手机的思维路径在发展,对于这些真正决定着可穿戴设备产业的基础设施并未有效重视,而这种忽视将会制约可穿戴设备产业的发展与普及,并无法真正体现出可穿戴设备的价值与意义。2015年,我们在聚焦产品的同时,或许需要更多地关注与投入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迎接可穿戴设备时代的到来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