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PLive > 杂志文章 > 一位发烧友眼中的“手机Hi-Fi”

一位发烧友眼中的“手机Hi-Fi”

2015-01-26李希文《微型计算机》2015年1月下

“Hi-Fi”手机是否会对专业播放器产生冲击?

首先,Hi-Fi虽然是作为一种“圈子文化”而存在,但其本身并不排斥大众,相反,大众如何看待Hi-Fi,既影响大众对Hi-Fi的参与程度,甚至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Hi-Fi的原有含义。目前,烧友圈中不乏拥有较强知识功底的资深老烧,但圈子主要的构成还是年轻人。音乐资源的共享、群体的互动交流以及独特的身份认同感,是发烧文化能够吸引年轻人的原因所在。但是,作为发烧文化滋生源头的技术却未见得是年轻人感兴趣的—艰涩难懂的数字很难对个人的体验进行直接的解释,因此也很难有效促成年轻人彼此之间进行快速交流。于是乎,我们看到,互联网时代的年轻烧友更愿意用各种约定俗成的“民间”标准去衡量器材好坏。“民间”标准虽然也蕴含了一整套的评价标尺,其中包含诸如解析、声场、下潜、延伸等诸多概念,但这些概念的含义并不见得很清晰,而且也缺乏统一的度量衡。所以,每当有看法不同的烧友聚在一起时,争执总是频频发生。

从技术的角度看,手机Hi-Fi也许尚未发生。
从技术的角度看,手机Hi-Fi也许尚未发生。

其实,不管如何诠释,民间标准的核心观点无非一个—“好听”即Hi-Fi。这无疑是一个有点“任性”的观念,但是,你也很难苛求他们去用一种更加严谨的态度来对待爱好。毕竟,人们按照何种方式去理解一种文化,是他们自己的自由,过于严肃还容易让人失去乐趣。“民意”倒逼“定义”的例子在Hi-Fi史上并不罕见,当年EMI的唱片制作人瓦尔特里格就曾经当众宣称自己创作的录音要做到比现场还好听,他的这种思维影响了与他同时代的包括卡拉扬在内的众多大腕。而失真相比石机(晶体管)要更大的胆机(电子管),由于其产生二次谐波失真比较讨好耳朵,居然也能梅开二度。当数量众多的烧友对Hi-Fi的认识都趋于表面化、大众化的时候,很少有人会对手机Hi-Fi盘根问底。

其次,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谁能够满足或者引导大部分人的需求,意味着谁就能够获得更大的利润。在我们这里,“引导”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宣传营销手段实现。舆论滚滚之下,技术也只不过是一种道具或者一个角度罢了—用不用,只看大众对技术的兴趣到达何种程度。在商业利益的刺激下,技术或者说掌握技术的人,向来是不惮于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而放弃自己应有的话语模式的。国产手机厂商在人力和财力方面都远远胜过播放器厂商,大规模的宣传轰炸对他们而言不是什么难事。当所有人都只能通过手机去认识Hi-Fi时,Hi-Fi到底是什么已经不再重要。

后,Hi-Fi在中国是作为形成时间不长的小众文化而存在的—受众面的狭小正是促使Hi-Fi播放器向大众靠拢的一个主要原因。尽管这意味着音质方面必须要做出进一步的妥协(大众所喜爱的诸如功能多样、外观时尚、体积小巧等元素,即使没有在技术上和音质形成矛盾,也会使得厂家在音质方面的投入减少)。如今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正在从小众市场走向大众市场的Hi-Fi便携播放器似乎正在经历一个“好的时代”,但产品定位的模糊,市场参与者与日俱增等因素,使得如今的便携播放器陷入了同质化竞争的泥潭。而当一款各方面都更考虑大众口味的手机将Hi-Fi作为自己的一种独特个性加以展现的时候,它显然比那些以艰涩概念为卖点的播放器更具吸引力。

写在后

所谓“能做研究的都做着科研;那些不能做科研的就胡扯其方法论。”用萨缪尔森这句戏谑的格言来对龙蛇混杂的音频播放市场做一个总结,那是再合适不过。在各种声音交织混杂的时候,究竟应该选择手机还是播放器,其实是一个错误的问题。真正正确的问题也许应该是:“我究竟想要什么?”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手机Hi-Fi也许尚未发生,但Hi-Fi不Hi-Fi,你又是否真的很在乎?

分享到:

用户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