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市场的蓬勃发展使得智能手机成为了巨大的磁石,这也使得智能手机的竞争愈发激烈。除了老牌手机厂商,如联想、宏碁、华硕等实力雄厚的PC厂商也已进场拼杀。安卓的开放政策以及各种廉价解决方案的成熟使得智能手机的入场门槛越来越低,甚至毫无任何经验的新兴品牌只要投入一笔资金也能够在短时间内推出足够吸引眼球的产品,这一趋势也连带着使得一些已经消亡多年的手机品牌重新出山。于是,数十家手机品牌在一个圈内打转,尽管巨大的市场规模可以保证大家都能有饭吃,但同质化竞争导致利润大减的阴影从来就没有消退过。在这样的环境下,各家厂商都需要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以应对激烈的竞争。LG也拿出了新的思路,宣布在即将推出的Optimus G Ⅱ上率先使用八核处理器。八核固然很抢眼,但更为重要的是,这颗八核处理器将是由LG自主开发的。
同为全球电子业巨头,也同为韩国品牌,LG和三星近年来的境遇大不相同。尤其在智能手机市场上的表现,LG与三星的表现完全不在一个级别。根据IDC的统计数据,后者在2012年第四季度已经以29%的份额稳居智能手机全球市场的冠军位置,比第二名苹果的份额还要高出7%以上。
与之相比,LG的表现就有明显的差距了。尽管LG稳坐全球第四大手机制造商的宝座,但在智能手机品牌前五名的名单中早已无法找到LG的名字。尤其在国内市场,2011年第三季度LG在中国的销售量为53万台,而到了该年第四季度,LG销售量大幅下滑至32万台,销售下滑了39.6%。此后一直跌至2012年第二季度的26万台。根据第三方市场调查机构的数据,2012年Q3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中,LG的比例仅有1%上下,远低于三星17.8%的市场份额。沉醉于后功能机时代成功的LG在智能手机上发力太晚是主要的原因之一,直到2010年下半年才推出了第一款基于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相比主要竞争对手慢了一年以上。此外,LG的产品线相比竞争对手高中低搭配的完整产品线也存在较大问题。基本上依靠Optimus单枪匹马拼杀,这些都是造成LG在智能手机时代落伍的原因。随着智能手机的进入门槛愈发降低,尤其是中国大陆厂商的崛起,LG也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没有点绝活儿将会非常困难。这也是LG打算推出自家处理器,从而以进军产业链高端的方式增强自身竞争实力的原因。
根据媒体的报道,LG将在即将发布的Optimus G Ⅱ上采用八核处理器,并且将由LG自主开发。这款代号为Odin的SoC将使用big.Little技术,这种目前流行的技术将Cor t ex A15和Cortex A7混合。四颗28nm高性能Cortex A15核心用于处理高强度任务;而当处理日常普通任务时则切换到低功耗的Cor tex A7核心。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按需计算,不仅可以提供强大的性能,也能保证电池的续航能力。Odin将集成八颗GPU,并将支持1920×1080甚至更高分辨率,目前LG已经向台积电下单。在年初举办的CES上,LG已经发布了Optimus G Pro,这款5.5英寸的手机是第一款采用高通骁龙60 0处理器的手机,分辨率高达1920×1080,并且还具备人眼追踪技术。而这样一款旗舰配置的手机也将在第三季度被搭载Odin处理器的Optimus G Ⅱ所代替。
摒弃单纯的手机拼装,打造垂直产业链从而提升竞争力,这是每一个有实力的厂商都梦寐以求的。由于ARM奉行的开放策略,芯片的开发难度和投入在智能手机的几大配置中相对较小,蓬勃发展的手机市场也能为开发好的成品找到足够的下家。几方面的考虑后,芯片业务也成为了各家有一定实力的手机厂商首先寻求突破的点。事实上,早在LG之前,就已经有几家手机厂商做出了开发自有芯片业务的决定,并且还都获得了不错的市场表现。
三星就是其中之一。早在2007年,苹果发布的改变了智能手机历史的iPhone就采用了三星开发的处理器,为苹果一跃成为智能手机龙头老大立下汗马功劳。之后的iPhone 3GS以及iPhone 4都采用了三星处理器。由于良好的性能表现,三星手机以及一些第三方手机品牌都采用了三星的处理器。不过,之前的三星处理器型号由字母和数字组成,过于晦涩,难于记忆。另外,在进入到高速成长期的双核处理器时代后三星节奏略有放慢。这都使得一般人认为三星在处理器领域是新手的假象。
三星Exynos猎户座系列处理器已经成为比较常见的移动设备处理器。
事实上,庞大的三星不光是一个手机厂商,同样也是目前排名前列的半导体厂商。在ARM阵营中,三星是唯一一家可以完成芯片从设计到成品整个流程的芯片制造商(另外一家具备此种能力的是英特尔,不过它是基于x86架构)。尽管三星Exynos猎户座系列双核处理器在同类产品中是晚推出的,但却具有好的性能表现,也因此被越来越多的手机品牌开始考虑三星的处理器,知名度也由此大增。
作为全球半导体巨头,三星推出自主研发的处理器其实也在意料之中。与之有类似情况的还有作为全球通信巨头的华为。作为一家此前专门针对企业级市场的公司,华为在智能手机所在的消费市场上并没有太多知名度,也缺乏足够的经验。与在这个市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竞争对手相比,华为并没有太多的竞争优势。不过,华为是一家技术导向的企业,具有首屈一指的研发能力。因此,华为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仍然采用高通等第三方厂商的产品,一方面自主开发手机处理器,为未来布局。这也显示了华为对智能手机市场的看好。
华为的开发起点较高,第一款自主研发的处理器就是一款四核处理器。名为海思K3V2,采用Cortex A9架构,于2012年面世,是当时继NVIDIATegra 3之后的第二款四核处理器,也是当时芯片面积小的ARM架构四核处理器,尺寸仅为12mm×12mm。
采用华为自主研发海思处理器的Ascend D Quad手机。
主频分别为1.2GHz和1.5GHz。它由台积电使用40nm工艺代工制造,包含4个A9核心和16个GPU核心,由于采用了当时手机领域高性能的64bit内存总线,海思K3V2的理论性能据称比Tegra 3要强30% ~50%。海思K3V2被用于当时华为的旗舰机型Ascend D Quad上。而在之后不久,华为又发布了K3V3,这款四核处理器基于A15架构,拥有四个核心,主频为1.8GHz。与K3V2一样,K3V3也采用了Mali的GPU,并且采用目前台积电先进的28nm工艺制造。
与自主处理器一起,三星和华为在移动互联市场上的表现也很强势。三星近一两年的表现可以用如日中天来形容。根据Wireless Smartphone Strategie的统计显示,在2012年的智能手机市场上,三星一家便占据了30.4%的份额,排在智能手机龙头位置,其智能手机出货量甚至超过了第二、第三名出货数量的总和。根据市场研究机构GFK的调查结果,三星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领先的中国市场也获得了近三成的市场份额,雄踞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名。尤其是Galaxy S Ⅲ和Galaxy Note Ⅱ这两款相距小半年时间推出的旗舰产品,基本上成为了大部分用户选择Android手机的首选,各自把持5英寸以下智能手机及5英寸以上跨界终端两个领域的话语权。以Note Ⅱ为例,单在中国市场就获得了130万的出货量,深刻地影响了智能手机的行业发展方向。
与此同时,作为智能手机新秀的华为也在近一两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根据第三方调查机构IDC对2012年第四季度移动设备市场份额的统计,华为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市场份额达到4.9%,排名全球第三,这也是华为首次进入全球前五的位置。尽管只是单季度表现,但依然显示了华为强劲的增长势头。要知道,华为真正进入消费智能手机领域不过两年左右,此前,华为只能在前十徘徊。高端旗舰手机,如Ascend P1和Ascend D Quad等手机的发布向消费者展示了华为在消费市场依然具有强劲的创新能力,对于华为排名的提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后者恰恰正是采用的华为自主研发的海思系列处理器,未来也将有更多华为手机采用自主研发的处理器。
与它们相比,安卓阵营的其他品牌表现相对就没有那么抢眼了。来看看2012年第四季度的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三星和苹果分别以29%和21.8%的市场份额稳居智能手机市场第一和第二的宝座。排名第三位的华为的市场份额只有4.9%;索尼与中兴通讯分列第四和第五位,其市场份额分别为4.5%和4.3%;其余35.5%被“其他”多家厂商瓜分。几家老牌的手机厂商,比如曾经雄霸全球第一宝座数十年之久的诺基亚,曾经引领智能手机风骚的HTC,以及被谷歌收购的摩托罗拉甚至都无法在这份表单中被单独提及。即使是仍然位于前五的索尼,其新一年的目标也不过是赶超华为,重回三甲。这与过往引领消费电子潮流的地位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转变。
三星和华为的成功或许可以说明不断提升自我在产业链中的位置是在激烈竞争的智能手机中生存下来的一条方式,苹果多年来的成功则是对此的进一步扩展:打造完全可以把控的生态圈,站在产业链的顶端。事实上,这也是各大阵营的终极目标。无论是处于产业链顶端的谷歌、英特尔和微软;或是已经初步完成垂直产业链整合,极具野心的三星,它们的发展方向和布局都是瞄准了打造自有生态圈的目标。
苹果模式之所以成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在于打造了一个将硬件和软件整合在一起的完整生态圈。苹果对于产业链的控制力度足以让其他厂商羡慕嫉妒恨,经过三十几年的经验和教训,苹果充分认识到在消费市场,用户体验才是一切竞争的核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苹果必须在硬件和软件之间达成完美的融合度,这意味着对软硬件的充分把控。
经过三十年的经验,苹果已经找到了平衡垂直整合与外包模式的方法。尽管与大多数品牌一样,苹果专注于设计和整合,代工厂商负责组装产品。苹果已经采取了一种混合模式,一方面控制着产品和供应链,但另一方面也在很多领域使用外包厂商。尽管所有的品牌厂商都采用制造外包模式,但苹果庞大的规模和充足的现金流使之足以掌控外包厂商,通过对代工厂商新增生产线进行补贴,买断大部分产能形成事实垄断——这种优势是其他科技公司无法企及的。规模化生产使得原本较高的成本得到稀释,另一方面,竞争对手想要仿效生产出同样水准的产品则需要付出极大代价,或在时间上远远落后于苹果。不同于多数品牌,苹果事实上在制造的关键技术领域也进行了大量投资,并积累了大量专利。在实现了对产业链的把控后,苹果则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设计和整合上。
用户对于苹果各种设备之间高度一致的应用体验赞不绝口,这也是苹果相对其他生态圈大的优势之一。苹果封闭的生态圈战略显然是大的功臣之一。从商业角度而言,苹果的生态圈将竞争对手排除在外,并从中攫取高额利润,显然与开放竞争对消费者有利的常理相悖。然而正是这种封闭使得苹果对各个细节具有完全的把控,使得系统更加稳定,保证了生产过程中的高度标准化和高质量。对于苹果高度封闭的生态圈褒贬不一,但苹果打造的封闭生态圈更有助于在不同设备之间获得一致的用户体验,并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至少在目前仍然是公认的事实。
不过,苹果的封闭模式并不总是能够获得成功。在PC时代,封闭的苹果就几乎被排挤到了边缘,甚至后不得不放下架子,放弃自家的Power架构转投x86架构。相反,相对开放的Wintel联盟倒是长期占据主流。如果不是因为苹果依靠MacBook Air强势反弹,并在智能手机上抢占先机,结果如何还很难说。
随着竞争的加剧,为了避免惨烈的同质化竞争,并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将竞争对手挤出市场,有实力的厂商确实可以考虑选择整合产业链甚至打造生态圈。事实上,目前全球范围销量大的五家厂商中,有三家已经推出了自己研发的处理器(三星、苹果和华为)。一方面,它们具有足够的规模和积累来对产业链实现整合,从而使开发的产品更加符合自身的需要,并借助这个机会实现在产业链端的爬升。另一方面,对产业链的有效控制或许更有助于降低产品成本,或者开发出更优秀的产品。
LG在显示设备领域实力不俗,苹果的Retina视网膜屏幕就是由LG生产。
然而,如果把开发处理器简单等同于整合产业链就大错特错了。以三星为例,其垂直整合优势往往先被想到的是半导体芯片和显示屏方面的优势。事实上,不止在这两个领域,三星在半导体、电池、电信、数字媒体和数字融合技术方面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拥有存储芯片、处理器芯片、液晶屏等移动终端核心电子元件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其存储芯片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处理器芯片甚至可以提价20%还能让苹果因没有替代品而无奈接受,在显示屏方面更是率先将下一代显示技术AMOLED在手机上商用,拉开了与其他手机的差距。达到如此程度的垂直整合所具有的全产业链优势确保了三星自己拥有足够的创新力,能在各个维度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快速响应甚至主动挖掘,不依赖于其他厂商就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尽管苹果也对产业链有较好的掌控,但在三星面前也只有甘拜下风—至少在三星具有统治地位的屏幕、存储等领域,苹果仍然不得不接受慢人半拍的结果。
从手持移动设备到PC,从软件系统到硬件产品,苹果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生态圈系统。
整合产业链可以获得优势并不是一个高深的秘密,但为何鲜有人成功?实际上,产业链的整合需要庞大的投资和极强的协调管理能力,并且要能够有效将各种资源关联整合,具有相当高的风险,稍有不慎就会遭遇灭顶之灾。要知道,设计一款手机或许较为简单,但类似半导体和面板产业均具有极高的进入门槛。现有的成功者,无不是经历了多年的锤炼才得以成功。比如苹果,花了30年的时间才打造起封闭有效的生态圈,之前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又比如目前垂直整合为成功的三星,前后也在各个领域布局了数十年,砸下了大量投资,历经多次并购,中间甚至数度遭遇危机,慢慢坚持到今天才实现了厚积薄发。所以,即使LG是目前有希望成功复制三星模式的极少数厂商之一(LG在液晶面板领域的地位与三星不相上下,同时也是全球重要的化工巨头),但要想凭借自主研发处理器挽回在智能手机市场的颓势,这样的打算恐怕依然难以实现。除非这款Odin能凭借强大的表现一鸣惊人,但对于一款刚刚进入市场的新产品来说,这样的期望会不会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