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由于兼顾容量、价格、性能,120GB/128GB容量的高性能固态硬盘已成为这一领域的Sweet Spot“甜点”产品。然而在经过对这10款固态硬盘的测试后,我们却发现这一区间产品的发展并不十分完美,可谓喜忧掺半。
虽然参与本次测试的有10款产品,但我们可以看到,有一半的产品硬件方案都使用了SandForce SF-2281+25nm 3000次P/E闪存颗粒的组合,并有非常相近的性能表现。剩下的产品采用的硬件方案实质上只有Marvell、三星两家代表。不过这并不是三大主控厂商的决战,固态硬盘的性能还严重依赖固件的设计水平。OCZ、英睿达、浦科特、英特尔都具备很强的固件研发实力。因此即便使用相近的硬件配置,这另一半产品的性能表现却是各有所长。总体来看,现在的固态硬盘行业就像当年的光存储行业一样,只有MKT、NEC、飞利浦等几家主控芯片方案提供商。大部分其他厂商只是这些方案的包装者、销售商。而一些具备研发实力的厂商,则可以凭借更优秀的固件设计、更丰富的软件对这些方案进行加工,从而通过更好的表现来获得优势。
近期在IT媒体领域,以及玩家领域中都有一个不太好的趋势,那就是全面否定SandForce的压缩算法,认为只有AS SSD测试出来的成绩才是准确的成绩。的确使用“00000000”这样的数据模型来测试硬盘性能毫无意义,但就如本文前面所说,生活中你也会遇到很多可以压缩的数据类型。从我们的测试数据可以看出,如果使用常见的程序数据模型,采用SandForce主控的产品就可获得近11%的性能提升。因此全盘否定压缩算法是不可取的,只用AS SSD来了解硬盘性能也是不全面的。
在全盘写满,被全面弄“脏”的恶劣状态下,仅仅过了10分钟,浦科特M5 PRO 128GB就将性能基本恢复至初始状态,对于追求性能的玩家来说这的确非常有吸引力。但不可忽视的是,高效的垃圾回收机制也是一把双刃剑。闲置垃圾回收进行得越频繁,就会加大颗粒的磨损程度,减少P/E次数,增大故障出现的概率。
因此像SandForce这样的主控厂商对于垃圾回收并不积极,为了延长颗粒的使用寿命,其垃圾回收效率一直设计得不高,这是其在格式化后也无法恢复至初始性能的主要原因。所以对于用户来说,在购买固态硬盘前,除了要注意其在“脏盘”状态下的性能表现外,更应关注它的免费质保时间,售后服务政策是否优秀。
不过有趣的是,由于使用颗粒品质更好,寿命更长,测试中倒是几款垃圾回收效率高的产品提供了五年免费质保的售后服务。而采用SandForce方案的产品方面,除了英特尔,均只提供三年质保,这就造成它们的竞争力明显不足。
对于评测编辑来说,这次的测试过程有一半都很无聊,一半的产品配置、性能几乎完全相同。原因就在于SandForce带给厂商的优质服务,提供从硬件到固件设计、甚至固件升级软件上的全套解决方案,让这些产品实际上完全一样,区别只在于其外壳的颜色、样式、升级软件上的LOGO。SandForce的出现大幅降低了固态硬盘行业的入门门槛,如果你有一定的资金实力、有自己的销售渠道,明天就可以推出一个新的固态硬盘品牌,只是这样的产品相对对手,没有优势,对于厂商来说,它难以获得成功;对于消费者来说,除非价格非常便宜、性能突然获得大幅提升,否则也难以将它列入自己的预算表。
而要做出优秀的产品就必须采用与众不同的差异化设计,就必须依赖其后面“强大背景”的支持,此次综合排名前三位的产品无一不是如此。举例来说,OCZ收购了原Indilinx的研发团队,具备较强的研发实力,这令它既能推出像OCZ ToolBox这样非常方便的管理工具,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为Vertex 4一连推出三版固件,大幅提升性能。英特尔方面无需多言,同样是SF 2281,强大的研发实力、自行研发的固件却让520系列明显胜出一筹。浦科特方面,它同样拥有一支自己的研发团队,再加上与上游厂商Marvell极佳的合作关系,让它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像Marvell 88SS9187这样威力强大的武器,在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产品时,除了注意主控型号、闪存颗粒是不是同步工作模式外,还有一个秘诀就是要了解厂商是否为这款产品真正投入了自己的研发力量,是否采用了有意义的差异化设计,是否有别人没有的新资源、新元件。而同质化严重且表现一般的产品将难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固态硬盘行业的淘汰赛即将拉开帷幕。
后,如果不想考虑太多,OCZ Vertex4 128GB、浦科特M5 PRO 128GB、英特尔 SSD 520系列120GB简包版,这三位在本次测试中成绩不错,拥有五年免费质保、综合评分前三位的“选手”就是我们的推荐,那么谁会成为你的首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