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驰首次采用了平台化策略,将处理器、芯片组、图形以及无线网络集于一身,受此影响,后来厂商也多采用平台化推广策略。
2009年年中,芯片巨人英特尔按照既有的步调对旗下产品进行了更新,搭载新产品的笔记本电脑很快就出现在市场上。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大多数消费者在选购笔记本电脑时表现出了一丝犹豫和迷惑不解。“到底是迅驰好还是酷睿i5好”,“我到底该买哪种笔记本电脑”,诸如此类的疑问在当时比比皆是。原来,英特尔在新一代处理器推出的同时启动了品牌切换计划。用新一代处理器的标识来取代在笔记本电脑上沿用了多年的迅驰品牌。尽管英特尔为此投入了大量的宣传资源,但依然有很多消费者不明就里地想要买一台“迅驰”笔记本电脑。在他们看来,迅驰就是笔记本电脑的标准,迅驰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让我们回到2003年之前。那些年,主流的Pentium 4-M笔记本电脑还维持着庞大的体型,即使你有体力带上那台“手提箱”,它也只能坚持大约2个小时。与其说它是笔记本电脑,不如把它称为移动PC。虽有轻薄便宜的全美达(Transmeta)产品,但那孱弱的性能却让人抱怨不已。更加重要的是,这些产品只是一台可以在家或者在办公室通过有线联网使用的工具,远远谈不上移动的互联网应用,毕竟那时候的Wi-Fi热点屈指可数,笔记本电脑基本不会标配无线网卡。在英特尔为我们带来那个蝴蝶一样展翅飞翔的迅驰标志之前,选择笔记本电脑的理由,可能多数都是商务需要而已。
与此同时,英特尔自身也处于一个困难时期由于无法控制过高的发热量,英特尔不得不尴尬地宣布取消4GHz的奔腾4处理器计划。当时的英特尔CEO贝瑞特甚至不得不在公开发布会上以单膝下跪的方式以取得合作伙伴的谅解。另外一方面,英特尔大的死对头AMD推出的Athlon 64却拥有比奔腾4好得多的执行效率,获得了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OEM厂商开始与AMD合作。
正是在这样的严峻环境下,英特尔开始反思“速度至上”的产品战略。面对即将到来的移动计算的热潮,重新在性能和功耗之间寻求平衡。这一战略终在2003年3月12日结出硕果—2003年,英特尔宣布它们针对无线移动计算技术的品牌“Intel Centrino Mobile Technology”正式出炉,品牌的中文译名被简写为“迅驰”。
迅驰有几个为重要的创新。一方面,它改变了以往“性能至上”的开发思路,将能耗与性能的平衡放到了首位。事实上,迅驰处理器技术是如此优秀,以至于无论是性能还是耗能上,之前的产品都只能望其项背——在迅驰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酷睿架构更是以其统治级的表现成为了近十年来为优秀的架构。迅驰也因为更低的能耗、更好的性能等出色的特性改变了笔记本电脑。搭载迅驰技术的笔记本电脑的电池时间从2小时提升到3小时,再到如今主流的4小时以上,部分产品甚至实现了8小时电池续航,基本达成了全天候使用的水平。与此同时,笔记本电脑的性能却越来越强,块头反而越来越小。
其次,英特尔打造的迅驰平台品牌背后的产品是一套整体解决方案,包含了处理器、芯片组和无线网络模块。虽然推出之初被认为有强行搭售的嫌疑,但平台化 随后的数年时间当中不断升级改良,通过四代以上的调整演化,强有力地推动了基于无线网络的移动计算的普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虽然英特尔的目的是定义下一阶段用户在笔记本电脑上所能够获得的全部体验,同时也希望推动笔记本电脑向轻薄化、高性能与移动商务应用等大趋势上迈出实质性的步伐。但就用户与业界对迅驰技术直观的认识来说,在迅驰技术中直接置入英特尔的802.11系列(Wi-Fi)无线网络毫无疑问就是迅驰技术的核心与代表配置。迅驰技术有力地推进了无线网络的普及:第一代迅驰平台Carmel支持IEEE 802.11a/b规格;一年后,英特尔又增加了对IEEE 802.11b/g规格的支持,网络传输速率从11Mb/s提升到54Mb/s,这都进一步提升了无线连接的实用性。后来,速度更快的802.11n规格也在英特尔的推动下得以完成规格的终制定。
迅驰技术当然不是让笔记本电脑连接无线网络的唯一解决方案,但英特尔能够敏锐地发现行业新的潮流趋势,率先强制要求迅驰平台支持Wi-Fi,给笔记本电脑带来了一次根本性的创新,让笔记本电脑用户迈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别忘了,在当年英特尔刚刚推出迅驰技术并砸下3亿美元进行全球推广的时候,有相当多的笔记本电脑厂商表现冷淡,一方面当时的厂商们更钟情于技术更为成熟的奔腾Ⅲ-M和奔腾4-M芯片组(或者说利润空间比价格偏高的迅驰方案要更大),另一方面,它们其实对将无线芯片打包在芯片组当中而失去厂商自主性的做法也表示很大的怀疑。事实胜于雄辩,正是英特尔正确地主导了这一次创新变革,规范了整个市场,让无线网卡在笔记本电脑中迅速成为标配。另一方面,无线网卡的普及反过来又推动了无线网络设备的迅速成熟和普及。无线路由器从以往的昂贵产品变成了百元级普及品,很大程度上打通了阻碍公共无线网络铺设的难关,让用户真正能够体验随处可用的无线生活。